您的位置:首页 / 社区 / 介休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章程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介休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章程

    2016/08/31 23:18:56 发布270085 浏览0 回复0 点赞
★星宿★♂
管理
创始人

帖子:616

精华:81

注册:2014/04/17 02:24:26

IP属地:未知

介休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是介休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

第二条  本会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本市热爱登山户外运动的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二)遵守中国登山户外运动章程,宣传登山户外运动,推动登山户外运动在我市持续发展;

(三)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扩大登山户外人口和提高运动水平为目的;
(四)为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服务,为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

第四条  本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介休市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是介休市体育运动中心。本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五条  本会的住所和活动地域:山西省介休市南大街185 号,活动地域:介休市

 

第二章  业务范围、活动原则

 

第六条  业务范围

(一)推广登山户外运动,组织群众参加各项登山户外运动,推动本地区登山外事业的发展;

(二)主办和承办各种登山户外运动竞赛和培训活动;

(三)负责对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登山户外运动初级、中级指导员及领队的培训和评定工作; 

(四)负责与其他地区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联络、交往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五)维护会员利益。

(六)指导协调介休市范围内各户外群体,登山户外爱好者进行徒步、登山、露营、穿越、野炊等户外运动。

(七)帮助本地或外地户外各类组织进行线路策划、咨询、领队等服务

(八)广泛联合晋中介休蓝天救援队、介休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利用户外资源开展各类公益活动。

第七条  本会的活动原则:

(一)本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自觉遵守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按照核准的章程开展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二)民主办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差额选举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本会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本会人、财、物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要经过民主程序,领导机构的产生和重大事项的决策,须经集体讨论,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

(三)本会开展活动时,诚实守信,公正公平,不弄虚作假,不损害国家、会员和个人利益;

(四)本会遵循“自主办会”原则,工作自主、人员自聘、经费自筹。

 

第三章  会 员

 

第八条  本会由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组成。

第九条  申请加入本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自愿加入本会;

(二)承认本会章程;

(三)在本协会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十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审核同意,并发给同意吸收入会的有关证书。

第十一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的活动权;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查阅本会章程、规章制度、会员名册、理事名册、会议记录、会议决议、会议纪要、财务审计报告等知情权;

(五)提议案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七)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二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的章程;

(二)执行本会的决议;

(三)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四)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按规定缴纳会费(个人会员每年缴纳会费100,单位会员每年缴纳会费500元);

(七)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会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会员退会应向本会递交书面函件,并交回会员有关证书。

会员如在两年内无故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经理事会确认,视为自动退会。本会取消其会员资格。

     第十四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或本会章程的,经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与会者表决通过,取消其会员资格并公示。

       会员如对理事会取消会员资格决定不服,可提出申诉,由理事会作出答复,必要时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后答复。

     第十五条  本会建立完整的会员名册和会员诚信档案,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第四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十六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七条  本会的负责人是指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本会负责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的规定,忠实履行职责,维护本会的权益,遵守下列行为准则:

(一)在职务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越权;

(二)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不从事损害本会利益的活动。

第十八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四年,到期应召开换届大会。如遇特殊情况,由理事会决定随时召开。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九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决定终止的会议,经实际到会会员代表过半数同意,决议方为有效。制定和修改章程,须经到会会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会员代表可以委托其他会员代表作为代理人出席会议,代理人应当出示授权委托书,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

第二十条  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制定、修改会费标准;

 (三)选举或者罢免理事会理事;

         (四)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改变或者撤销理事会不适当的决定;

 (六)决定更名、终止等重大事宜;

    (七) 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二十一条  本会设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理事组成。理事会为本会的执行机构,负责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会任期四年,到期应当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换届的,应经本会理事会通过,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理事可连选连任。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召集会员代表大会,并向大会提交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三)起草章程草案、理事、会长、副会长选举办法草案,报会员代表大会审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变更、注销;

(五)决定会员的除名;

(六)选举或者罢免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七)决定各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或辞退;

(八)领导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十一)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情况特殊可随时召开。

理事会会议由会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有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提议,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如会长不能或者不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召开理事会会议,会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并告知会议议题。

理事会会议,应由理事本人出席。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委托书中应载明授权事项。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增补理事,须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特殊情况下可由理事会补选,但补选理事须经下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确认。

第二十四条  本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进行表决,应当采取民主方式进行。选举理事、会长、副会长,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

以上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制作会议决议和会议纪要。其中理事会的会议决议应当由出席理事当场审阅、签名。

第二十五条  本会负责人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声誉;

(三)最高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力的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六条  本会会长为法定代表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其它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在本市居住、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

需要本会法定代表人做出决定而法定代表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由理事会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并形成决议。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会负责人:

(一)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中担任负责人,且对该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社会团体被撤销之日起未逾3年的;

(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第二十八条  本会法定代表人的任期与理事会的届期相同,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继续连任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九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会员代表大会,召集、主持理事会

(二)检查各项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领导理事会工作;

(四)代表本会签署重要文件;

(五)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三十条  本会秘书长一般为专职。秘书长在理事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开展工作;

(三)拟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四)向理事会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和各机构负责人人选;

(五)向理事会提议聘用或辞退各机构工作人员;

(六)向会长和理事会报告工作情况;

(七)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一条  本会的财务管理:

本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04〕7号)规定,严格财务管理。收支必须全部纳入单位法定账户,不得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进行账务往来,不得账外建账,不得设立“小金库”。

本会分支(代表)机构不得开设银行基本账户。以分支(代表)机构名义举办的会议、展览、培训等各类活动所发生的经费往来,必须纳入本会法定账户统一管理,不得进入其他单位或个人账户。不得将自身经费收支与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经费收支混管,不得将收入用于弥补行政经费不足或发放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补贴。对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违规使用。

第三十二条  本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它合法收入。 

第三十三条  本会的收入及其使用情况应当向会员代表大会公布,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

本会接受境外捐赠与资助的,应当将接受捐赠与资助及使用的情况向登记管理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四条  本会取得的收入除用于管理成本和其他合理支出外,应当全部用于章程规定的非营利性事业,盈余不得分配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第三十五条  本会的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本会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的福利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具体由理事会按照国家相应的政策规定制定执行,从本会收入中支付。

第三十六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资助人对投入本会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

第三十七条  本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会使用国家规定的社会团体票据。

本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三十八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兼任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本会负责人直系亲属不得担任会计、出纳。

第三十九条  本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

第四十条  本会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的资金,应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对依法获取的其他收入,要通过社会审计机构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按照规定要进行年度审计、换届审计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将审计结论向会员代表大会或者理事会报告。审计报告并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本会注销清算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六章 年度检查、重大事项报告及信息公开

 

第四十一条  本会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二条  本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重大事项报告的相关要求和指引,履行报告义务。

第四十三条  本会主动向会员公开年度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会费收支情况以及经理事会研究认为有必要向会员公开的其他信息,向社会公开登记事项、章程、组织机构、接受捐赠、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以及政府购买服务事项等信息。

 

第七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四条  本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决议解散的;

(三)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四十五条  本会终止,应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

第四十六条  本会终止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相关行业指导部门及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

本会的剩余财产,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用于公益性或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七条  本会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和清算报告书,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完成注销登记后即为终止。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章程经2016723日第届第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本会理事会。

第五十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规定如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不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准。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365新媒体矩阵.jpg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帖速递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